夏季的重庆,高温与潮湿交织,仿佛一个巨大的“蒸笼”。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皮炎进入高发期——皮肤瘙痒、红肿、起疹子,甚至渗液结痂,让不少人苦不堪言。然而,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李琳(化名)却指出:“夏季皮炎反复发作,关键在于日常防护和科学干预。做好这2点,比单纯涂药更有效!”
夏季皮炎为何“偏爱”重庆人?
重庆的夏季气候湿热,汗液不易蒸发,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,容易滋生细菌、真菌,同时紫外线强烈、蚊虫增多,这些因素都会诱发或加重皮炎。李琳主任表示:“门诊中,夏季皮炎患者占比超过60%,其中很多人因护理不当或治疗不规范,导致病情迁延不愈。”
关键1:日常防护“3步曲”,从源头减少刺激
李琳主任强调,夏季皮炎的预防重于治疗,日常做好这3件事,能大幅降低发作风险:
清洁有度,避免过度去脂
夏季出汗多,但频繁用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会破坏皮肤屏障。建议用温水(32-37℃)轻柔清洗,选择无刺激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或儿童沐浴露,洗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霜。
朝天门医院案例:3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,因长期用肥皂搓洗颈部皮疹,导致皮肤增厚皲裂。经医院指导改用温和清洁+医用保湿霜后,2周内瘙痒明显缓解。
透气穿搭,远离“闷热陷阱”
紧身衣物、化纤材质会加重汗液滞留。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勤换洗,避免久坐潮湿座椅。对于腋窝、腹股沟等易出汗部位,可局部扑撒痱子粉或使用液体爽身露。
朝天门医院案例:12岁学生小宇(化名)因穿紧身牛仔裤引发股癣,经医院真菌检测确诊后,通过抗真菌药物联合透气护理,1周内皮疹消退。
防晒+防蚊,减少外界刺激
紫外线会加重皮肤炎症,蚊虫叮咬则可能诱发过敏性皮炎。外出时建议硬防晒(遮阳伞、帽子)为主,敏感肌避免使用刺激性防晒霜;家中可安装纱窗、使用电蚊拍,减少蚊虫滋生。
关键2:科学干预,避免陷入治疗误区
李琳主任指出,夏季皮炎患者常陷入两大误区:
误区1:自行涂抹激素药膏“快速止痒”—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、色素沉着,甚至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。
误区2:认为“皮炎是小问题,忍忍就过去”——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,甚至瘢痕。
针对夏季皮炎,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倡导干预:
检测,明确病因
通过皮肤镜、真菌镜检、过敏原检测等手段,区分皮炎类型(如湿疹、接触性皮炎、体癣等),避免误诊误治。
朝天门医院案例:40岁的刘女士因“手臂瘙痒”自行涂抹皮炎平无效,来院检测后发现是真菌感染(体癣),改用抗真菌药物后愈。
分阶治疗,减少复发
轻度患者:以保湿修复为主,配合中药熏洗、冷喷等物理治疗,缓解瘙痒。
中重度患者:联合使用非药物(如他克莫司)或短期弱效激素,结合LED红蓝光杀菌消炎。
慢性复发患者:通过中医调理体质(如祛湿清热方剂),从根源减少发作频率。
皮肤科主任提醒:夏季皮炎高发,这3类人群需警惕
儿童:皮肤娇嫩,易因汗液刺激引发间擦疹(如脖子、腋窝发红破溃)。
户外工作者:长期暴露在高温潮湿环境,易患湿疹、真菌感染。
敏感体质人群:蚊虫叮咬、花粉刺激可能诱发过敏性皮炎。
“夏季皮炎并非不可控,关键是用对方法。”李琳主任总结道。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通过“预防+治疗”双管齐下,已帮助数万患者告别夏季皮炎困扰。如果您正被皮肤问题困扰,不妨尽早寻求专业帮助——这个夏天,让皮肤自由呼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