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的重庆,潮湿与寒冷交织,空气湿度骤降,室内外温差加大。对于鱼鳞病患者而言,这一季节堪称“皮肤危机期”——干燥的空气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,导致鳞屑增厚、瘙痒加剧,甚至出现裂口、渗血。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专家指出:冬季是鱼鳞病复发和加重的高峰期,但多数患者因家庭护理不当,正在无意中“助长”病情!
冬季鱼鳞病为何更猖狂?这些因素你可能忽略了
鱼鳞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、脱屑、鱼鳞状皮损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,冬季高发与其病理机制密切相关:
空气干燥:冬季重庆相对湿度低,皮肤锁水能力本就较差的鱼鳞病患者,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快,导致鳞屑更明显。
室内外温差大:频繁进出空调房或暖气环境,皮肤因冷热刺激易出现应激反应,加重干燥和瘙痒。
洗澡习惯不当:部分患者因“怕冷”而延长热水澡时间,或使用碱性强的沐浴产品,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。
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临床数据显示,冬季门诊中鱼鳞病患者复发率比夏季高3倍,其中超70%的患者存在家庭护理误区。
家庭护理5大禁忌!这些行为可能正在加重病情
“鱼鳞病冬季护理的核心是‘保湿+温和’,但很多患者的日常习惯完全背道而驰。”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强调。以下5大禁忌,患者务必避开:
禁忌1:用热水烫洗“止痒”
冬季瘙痒难耐时,用热水烫洗虽能短暂缓解,但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,导致皮肤更干燥,形成“越烫越痒、越痒越烫”的恶性循环。医院建议:洗澡水温控制在37-40℃,时间不超过15分钟。
禁忌2:过度使用肥皂、沐浴露
碱性清洁产品会洗去皮肤表面仅有的油脂,加重干燥。专家提醒:冬季应选择弱酸性、无刺激的沐浴产品,且每周洗澡频率控制在2-3次,避免每日搓洗。
禁忌3:忽视保湿或保湿方式错误
部分患者仅在洗澡后涂抹保湿霜,或使用普通身体乳(含酒精、香精),反而刺激皮肤。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:选择“无酒精、无香精、含神经酰胺或尿素”的医用保湿剂,每日至少涂抹3次,尤其在洗澡后3分钟内“黄金期”使用,锁水效果。
禁忌4:室内“过度干燥”
冬季开空调或暖气时,室内湿度可能降至30%以下(理想湿度为40%-60%),加速皮肤水分流失。医院建议:使用加湿器,或放置一盆水增加湿度,同时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燥环境。
禁忌5:自行停用医生开具的药物
部分患者因冬季症状“看似减轻”而自行停用医生开具的维生素D3衍生物、润肤剂等药物,导致病情暗中加重。专家强调:鱼鳞病需长期管理,即使症状缓解也应遵医嘱用药,定期复诊调整方案。
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:冬季特需门诊开放,治疗+科学护理双管齐下
作为重庆地区专注皮肤病诊疗的权威机构,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针对冬季鱼鳞病高发特点,推出“冬季特需门诊”,提供以下特色服务:
1. 分型,定制个体化方案
医院通过皮肤镜、基因检测等技术,将鱼鳞病细分为“寻常型”“板层状”“性联隐性”等亚型,针对不同类型制定治疗方案。例如,对冬季易加重的板层状鱼鳞病,采用“中药熏蒸+免疫调节”联合疗法,缓解症状的同时调节皮肤代谢功能。
2. 院内自制保湿剂,针对性解决干燥问题
医院皮肤科研发的“尿素维E保湿乳”“中药润肤膏”等院内制剂(经药监局备案),不含酒精、香精,富含尿素、神经酰胺等成分,能有效软化鳞屑、修复屏障,尤其适合冬季干燥环境使用。
3. 家庭护理指导中,手把手教你避坑
医院设立“鱼鳞病护理”,由专业护师为患者制定冬季护理方案:从保湿产品选择、洗澡频率控制,到室内湿度调节、饮食禁忌(如减少辛辣、高脂食物),甚至心理疏导(部分患者因外观问题产生焦虑),方位帮助患者建立科学护理习惯。
真实案例:冬季“蛇皮腿”变光滑,患者感慨“终于能安心过冬了”
32岁的李女士(化名)患鱼鳞病十余年,冬季双腿鳞屑如“蛇皮”,瘙痒难耐,甚至因抓挠导致皮肤感染。此前自行购买激素药膏,初期有效但冬季反复更严重。去年11月,她来到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,经检查确诊为“寻常型鱼鳞病(中度)”。
医生为她制定了“中药调理+每周2次中药熏蒸+每日3次院内保湿乳”的综合方案。1个月后,李女士双腿鳞屑明显减少,瘙痒缓解;3个月时,皮肤恢复接近正常纹理,冬季未再出现裂口。“今年终于不用裹得严严实实过冬了,真的感谢医生!”她激动地说。
专家提醒:冬季是鱼鳞病治疗“黄金期”,别让误区毁了皮肤
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专家强调:冬季虽是鱼鳞病高发期,但也是治疗的“黄金窗口”——此时皮肤代谢活跃,配合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,能更有效控制病情、减少来年复发。患者应避免陷入“冬季忍一忍,开春再治”的误区,更需警惕“偏方”“药”等陷阱。
目前,医院已开通“冬季鱼鳞病特需门诊”,提供免费皮肤检测、专家一对一问诊服务。如果您或家人正被冬季鱼鳞病困扰,不妨走进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,让专业医生为您的皮肤“保驾护航”,安心度过每个冬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