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癜是一种出血性疾病,其主要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渗出并淤积在组织内。紫癜的成因复杂多样,涉及多个方面,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:
一、血管性因素
血管壁病变:
血管壁脆性增加:如老年人的血管较为脆弱,轻微碰撞或压力即可导致血管破裂,引发紫癜。
血管损伤:外伤、手术、紫外线辐射、感染、栓塞、过敏、炎症、肿瘤、中毒、药物相关性等因素都可能对血管造成损伤,导致血液渗出。
血管透壁压力变大:如剧烈咳嗽、分娩时用力、静脉瘀滞等,可变大血管透壁压力,使红细胞渗出血管外。
血管退化:
常见于身体机能衰老、营养元素缺乏(如维生素C缺乏)、恶性肿瘤疾病等导致的血管壁成分改变,使得血管壁脆性增加,血液容易外渗。
血管炎:
血管壁的炎症和损伤可导致血管壁受损,血液渗出到皮肤下形成紫癜。血管性紫癜与自身免疫病相关,可发生血管壁的变态反应。
二、血小板因素
血小板数量减少:
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。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,负责凝血和止血。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,无法形成足够的止血栓,导致血液渗出到皮肤下形成紫癜。
血小板功能异常:
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、血小板无力症、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等。血小板的功能异常,如无法正常地参与凝血过程,也会导致紫癜。
血小板增多症:
在某些情况下,血小板数量增多但仍无法形成足够的止血栓,导致血液渗出到皮肤下形成紫癜。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骨髓纤维化等疾病。
三、凝血因子缺乏
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血友病等。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分,其缺乏会导致血液凝固障碍,从而引发紫癜。
四、过敏因素
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紫癜类型,由于过敏导致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加,红细胞从血管内游走到血管外,出现在皮下形成紫癜。食物过敏(如海鲜、螃蟹、虾等)和药物过敏(如不当服用抗生素药物、解热镇痛药物等)都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诱因。
五、遗传因素
血管性紫癜的发生与遗传相关,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率较高,有家族聚集倾向。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、家族性单纯性紫癜、高胱氨酸尿症等,均可导致紫癜。
六、其他因素
重症病原体感染疾病(如流行性脑脊膜炎、败血症等)大量病毒、细菌入侵导致血管壁破坏,也可能出现血液外渗形成紫癜。
综上所述,紫癜的成因涉及血管性因素、血小板因素、凝血因子缺乏、过敏因素、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多种因素。对于出现紫癜的患者,应寻找并治疗原发疾病,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紫癜症状。同时,注意合理饮食、避免过敏性食物和药物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紫癜的重要措施。